胆固醇高可以吃马鲛鱼吗 马鲛鱼的食用禁忌
- 编辑:5moban.com - 18[3]另据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调查,对官员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的官员高达97%。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修改后的条文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每年有30万中晚期肝病患者需要肝脏移植,而这其中仅有大约1%的患者能够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使第三百三十八条的适用范围更宽,无论是否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都可以构成犯罪。十、第408条之一:食品监管人员失职罪因为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属于不同的罪过,因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将排放、倾倒或者处置的危险废物修改为有害物质。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条款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将其确定为两个罪名。记者:培养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应该需要制订依法行政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此前,国务院法制办曾组织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课题组对依法行政相关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如果在今后5到10年的时间内,经过学习和培训,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由人治习惯、人治思维和运用人治手段解决问题转变为法治习惯、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那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就大有希望。姜明安:就行政执法而言,我国目前已推出了行政管理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听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等联合执法、综合执法、突发事件应对、行政决策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等一系列体现现代行政法治精神和原则的制度、机制。姜明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了高度的科学概括,主要包括6项,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行政执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法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尚未在行政管理的实践中完全落实,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法治尚未完全取代人治。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政绩,不惜侵犯群众权益而大搞形象工程。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您刚才也提到了因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低造成违法执法、暴力执法的问题。另外,监督和问责制度不完善也是上述问题产生和难以遏制的重要原因。国务院去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出,领导干部要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8项具体要求: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和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此外,要有效推进依法行政和建立依法行政长效机制,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措施,就是要高度重视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对话 依法行政存五大难题 记者: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8日下午就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选择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这一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对此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课题组的成员,请您谈一谈此次突出强调依法行政的背景。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低。记者: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的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行政组织法方面,我们已制定了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公务员法这3部支柱性法律。社会舆论监督,特别是媒体和网络监督尚不规范,没有与问责制度很好地衔接,没有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其四,一些地方过分依赖土地财政,无节制地违法征收农民土地和拆迁市民房屋,引发大量矛盾。为此,应建立多元化的解决社会矛盾、争议、纠纷的机制,包括健全、完善调解、信访、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各项相关制度习近平下面这段话说得很好:一些领导干部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很重要的是政绩观出了问题,个人主义思想在作祟。
至于群众是哪些人、多少人、满意度怎么统计的、其意见能否高于代表全民公意的法律等问题,那些当权者对之通常只会嗤之以鼻,因为,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供自己随意运用的借口。进入 童之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违法施政 。
】最月余,本人先是拜读了习近平副主席在《求是》上发表的《关键在于落实》一文,后又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论述。这方面要做的事情多得很,完全用不着号召公务人员以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向公民提供制度外的服务。
按中央的部署,2011年地方党委要集中换届,再往后是中共十八大,今后干部人事变动将更为频仍。所以,对地方官的一切违法施政行为,人们关于其动机的合理怀疑,首先应该指向政绩焦虑。
他们利用这些漏洞的基本方式,是揣摩上意和群众心理,突破宪法法律的规定铤而走险,不断做出一些迎合上意和群众心理的大大小小动作,并为之进行鼓动和造势。实际上,地方官擅自常态化地延长本地公共机关工作人员工时,从他们种种堂而皇之的说辞看,很难说此举不是政绩焦虑驱动型违法的一种形式。动机是一种心理活动,谁也看不见,只有相关当权者自己心里明白。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地方政治人物最关心的是政绩,许多年来他们中不少人也的确表现出为了政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为倾向。
人类社会治理的经验表明,在政治场域,只有假定人性是恶的,才能获得善的治理结果。在我国这种民主法治传统少而专制人治遗毒深的社会,政绩焦虑驱动型违法施政是一种极易传染扩散的政法病症。
用违法延长公务员工作时间、损害其合法权利的方式维护群众的权利,有操弄官民对立的嫌疑,没有任何正当性。政绩焦虑驱动型施政可以分为各种类型,有劳民伤财型追求GDP型、好大喜功型、吸引眼球型、迎合巴结型、收揽人心博取虚名型、违法制造突出效应型,等等。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现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就此发表点感想。
他们知道,自己只要做些事让上头看好群众叫好,这些事就是最好的政绩,因此,在他们眼里,巧干或曰投机很重要,宣传造势炒作更必不可少。这类施政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遏制,它还有引起广泛模仿效应的可能。但是,另一方面,我国有法治意识的、正派的领导人毕竟越来越多,民众中先进的人们也都知道投机者若当权对于公民正常生活和基本权利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我国必须以社会监督弥补官方政治法律监督机制的不足,而社会监督中最有力的形式,是媒体及时而又毫不客气地向公众揭露具体违法施政行为与政绩焦虑、跑官要官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不合法性和不合道义性。
所以,违法施政对于政治投机者极有吸引力。但是,生活经验告诉人们,任何一个官位不是来源于选票而是源于上级的官员,其违法施政时向民众口头宣称的动机与其内心真正的动机,往往相去甚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暴力拆迁,他们会说是为发展本地经济、造福百姓,真实的动机却是捞政绩谋升迁;运动式执法、大规模剥夺当事人程序性权利、搞刑讯逼供、制造冤案,他们说是为了打黑除恶,保群众平安,可真实的动机还是捞政绩谋升迁。
这方面地方当局要避免伪善的提法和逢迎媚俗的态度。政绩是要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但是,像无论哪个领域都有投机者一样,地方官员中也不乏政绩投机者。
各种政绩焦虑驱动型施政行为都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广泛的危害。我国政治和法律体系中,原本是有可用于矫正和惩治违法施政行为之规范可依的,但可惜它们在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下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